
2025-02-11

来源:菱秀集团
方式一 关闭轴功能的应用 目的:主轴电机的运转信号仅来源于驱动单元,不会受到编码器反馈的数据影响,从而可区分是主轴驱动器还是外部因素存在故障。 对于开环控制后不可消除的警报,可以确认为主轴驱动器存在故障,反之需要检查回授线缆/编码器/外部因素。 案例 处理过程: ① 将#13018参数“S1”栏位置由初始值“0000”改为“0002”,如图1所示: 图 1 ② 参数修改后重新启动NC电源,开环模式生效,此机台报警消除,由此可确认驱动器正常; ③ 将参数恢复至初始值后重新启动NC电源,取消开环模式。 优先更换回授线测试未解除警报,后续更换主轴编码器后机台恢复正常。 (2)开环模式仅作为故障的排查,不可应用于加工,转速和定位角度会有偏差,测试完成参数需复原; (3)开环模式下可应对下表1较常见的主轴编码器通讯/检测类警报: 表 1 目的:忽略主轴的所有反馈数据和报警,测试机台其余轴是否还存在其他故障,从而判断故障是否来源于主轴部分(常应用于Y02、Y03警报的排查)。 案例 处理过程: ① 查看到光纤连接方式为NC连至主轴再通往伺服轴,驱动器数码管均显示“Ab”;故怀疑NC/主光纤光缆/主轴驱动器异常的可能性。 ② 将NC主光纤光缆跳过SP轴驱动器连接至下一轴“Z”轴的CN1A接口,如图2所示: 图 2 ③ 将#3024参数“S1”栏位置由初始值“1”改为“0”,如下图3所示: 图 3 ④ 重新启动机台总电源后,报警消除,由此可确认为主轴驱动器引起故障。 某一伺服轴取出后报警依然存在,基本可排除此伺服轴的故障。可继续使用此方法对其它伺服轴进行取出,直至报警消除。如此可将故障点锁定在某一轴后,再用本文介绍的其它方法对该轴驱动器/编码器/电机/电缆/及外部因素进行排查。 案例 某客户机台使用一体式驱动器出现【S01 003D 加减速时电源电压异常 S1】警报,后续每次开机都无法消除。对于此故障,除了可查看报警的出现与急停的解除与否的方法来判断之外,也可应用轴取出功能作确认。 ① 使用主轴轴取出方法测试后,故障仍未解除,接着逐一排查其余伺服轴; ② 将#1070和#8201参数“X”栏位置由初始值“0”改为“1”,如下图4所示: 图 4 ③ 重新启动NC电源,报警消除,由此可确认为X轴部分引起的故障; ④ 取出驱动器侧X轴电缆插头,使用兆欧表测量出绝缘值低下; ⑤ 取出电机端X轴电缆插头,使用兆欧表单独测量电机绝缘值正常,由此确认为动力线绝缘性低下而引起。 (2)轴取出还可应对下表2较常见的伺服轴电机及编码器类警报: 表 2 案例 处理过程: ① 将#2018参数“A”栏位置由初始值“0”改为“1”,如下图5所示: 图 5 ② 关闭机台总电源。拆卸第四轴机械装置部分,做好电机动力线接头及编码器回授线接头的密封和保护(需再使用第四轴时可快速对应); ③ 取出第四轴驱动器CNP1和CNP2供电线路插头; ④ 将光纤连接方式恢复为NC至一体型驱动器,如图6所示: ⑤ 重新启动NC电源,A轴的关闭完成。 对于偶然性发生的故障,无法快速确认驱动单元是否故障,可采用此方式对应,后续在使用时通过报警的轴号转移与否判别:若报警轴号发生转移,可判断为驱动器本体故障;反之,需要检查电机及线缆等外部因素。 ① 关闭机台总电源及主断路器; ② 把CN2编码器回授上之接线交换; ③ 把CNP3马达动力线接线交换(无需改变三相相序); ④ 把驱动单元旋纽上之设定号码对换,如图7所示: 图 7 ⑤ 重新启动NC电源,完成操作。 方法❷: ① 把#1021参数之通道号互相对换,如下图8所示: 图 8 ② 关闭机台总电源及断路器; ③ 把CN2编码器回授上之接线交换; ④ 把CNP3马达动力线接线交换(接线变更参考方法❶图); ① 把#1021参数之通道号互相对换,如下图9所示: 图 9 ② 关闭机台总电源及断路器; ③ 把CN31L/CM31M/CM31S马达动力线相应接线交换(无需改变三相相序); ④ 把CN2L/CN2M/CN2S编码器回授线相应接线作交换,如图10所示: 图 10 ⑤ 重新启动NC电源,完成操作。 总结 在维修的时候,可结合以上功能,不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作测试。灵活的运用于故障排查中,即可快速缩小故障范围查找出故障源。
TAG标签: